在全国两会隆重召开的重要时刻,为深入学习贯彻两会精神,学校党委统战部积极响应,精心组织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侨联代表等统战对象齐聚一堂,共同收看两会开幕会直播。现场气氛庄重而热烈,大家聚精会神,认真聆听会议报告内容。开幕会结束后,参会人员心潮澎湃,纷纷踊跃发言,结合自身工作领域与社会观察,热议两会带来的新动态、新方向,为推动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服务社会民生建言献策,在校园内掀起了学习两会精神的热潮。

内江师范学院副校长、四川省政协委员、农工党内江市委副主委 李益彬
聆听今年的政协工作报告后,我深受鼓舞,深感责任重大。王沪宁主席在报告中提出 “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议政建言”,这为我履行委员职责提供了前进方向。作为一名来自内江师范学院的省政协委员,我比较关注内江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节点城市的教育发展需求问题。接下来我将立足内江本地实际情况,充分依托学校科研与教育资源,重点聚焦教育改革、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关键领域,开展深入调研,为内江的教育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提案建议。我也将秉持"国之大者" 的站位,把会议精神转化为履职尽责的实际行动,为四川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内江师范学院侨联副主席 张红扬
李強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实施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作为高校侨界的一名教育工作者,倍感振奋,深刻体会到高等教育在新时代人才培养、融通中外文化中的使命担当。
高校承载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重任。我要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为抓手,通过文化传播与海内外联谊活动等形式,主动参与构建“理论筑基—实践赋能—海外拓展”全链条育人体系:在高校牵头开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地域特色文化精粹》贯通式课程群,联合中小学开展“红色剧本杀”“地域特色文化口述史”等情境教学;借助侨界资源打造“新侨导师团”,邀请侨界专家、企业家、非遗传承人和工匠等走进课堂,走进外籍学生线上文化体验营,用鲜活故事诠释中国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等。
面向未来,我们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引,深化“学术—产业—侨界”联动机制,培育兼具国际视野与家国情怀的挺膺担当奋斗者,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征程中书写侨界高教人的新答卷。
评建办主任、知联会会长、无党派人士 林琳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十五五”谋篇布局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2025年全国两会正值这承前启后的关键节点召开,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作为无党派人士和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把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主动融入教育强国建设,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切实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为加快推进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师范大学贡献智慧和力量。
文学院副院长、民进师院支部主委 于军民
政府工作报告求真务实、催人奋进。特别是聚焦民生领域,释放了一系列利好消息。如报告提出的“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学位供给”“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等,回应了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平的热切期盼;“拓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渠道”“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有利于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对于引导树立正确人才观、办好职业教育和应用型大学具有重要意义。
公共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农工党师院支部主委 蒋乾
2025全国两会正在召开。聆听了开幕会上李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深有感触,报告用大量数据总结了过去一年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取得的成绩,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稳中有进,实属不易,报告提出了今年主要预期目标和部分重点工作,充满期待。作为一名高校党外教育工作者,我将进一步学习领会大会精神,紧紧围绕人才培养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履职尽责、双岗建功,用具体举措和实际行动落实部门和党派各项工作。
文学院教师、民建师院支部主委 张文彬
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盛大开幕。常委会工作报告令人心潮澎湃,倍感振奋。报告全方位回顾了政协过去一年取得的丰硕成果,尤其在推动“十四五”规划实施、助力乡村振兴、促进科技创新等关键领域成效卓著。在聆听报告的过程中,我深切体悟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独特优越性。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同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共商国是,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蓬勃生机与强大活力,让我们对祖国的未来满怀信心。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履行职责不仅是一种荣耀,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们应努力奋进,为学校的发展以及内江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
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九三学社内江师院支社主委 覃川杰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到2025年我国粮食产量预期目标将达到1.4万亿斤左右。建设农业强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一所扎根天府大地的高等院校,内江师范学院依托水产养殖学、水族科学与技术、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等学科优势,必须勇担农业强省建设重任。具体而言:一是要着力培养更多"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二是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优势,围绕四川省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积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持续产出更多优质农业科技成果,为"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贡献内师智慧和力量。
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党委书记、侨联秘书长 兰华
2025 年作为 "十四五" 规划收官和 "十五五" 谋篇布局的关键之年,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意义。在这重要节点,政府工作报告中将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列为 2025 年重点任务之一,充分彰显了教育、科技、人才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作为新时代教育工作者,我们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牢牢把握教育的“三大属性”,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一方面深度融入内江基础教育改革和地方产业升级,推动产教融合创新发展,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智力支持;另一方面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人民群众关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在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中展现更大作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民革师院支部主委 谢建波
在关注全国两会召开盛况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新时代中国民主政治的蓬勃活力,也更加明晰了参政党在新征程中的使命担当。站在 "十四五" 规划收官与 "十五五"谋篇布局的历史交汇点,民革师院支部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引,团结带领全体支部党员,始终牢记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的初心使命,,持续开展“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主题教育,完善"调研-协商-转化"工作机制,聚焦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在服务学校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彰显参政党作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