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派团体

九三学社

[图文]九三学社内江师范学院支社社员领衔科研成果花泥鳅成功实现大田养殖

作者: 来源:党委宣传部(精神文明办、法制办) 阅读次数: 日期:2019-06-07

 

66日,内江师范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黄辉,党委常委、宣传部统战部部长张红扬,资中县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谭忠,资中县水产渔政局局长赖强,以及内江师范学院科技与学科建设处、校地合作处及“长江上游鱼类资源保护与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负责人,资中县水产渔政局、鱼溪镇相关负责同志共赴资中县鱼溪镇金带水库鱼苗鱼种繁殖场,现场考察由九三学社社员、内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谢碧文教授领衔的科研项目花泥鳅在大田的生长情况,并现场再次放养花泥鳅鱼苗10万尾。

鱼苗投放工作结束后,黄辉组织召开了花泥鳅成果推广现场座谈会。黄辉代表学校对花泥鳅科研团队十年如一日艰辛努力所取得的成果表示祝贺,对资中县政府对学校科研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黄辉指出,花泥鳅走出实验室进入大田养殖,在花泥鳅产业化开发研究中具有里程牌意义,是“长江上游鱼类资源保护与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的标志性成果,学校将继续秉承“扎根地方,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加强与地方合作,不断提高学校服务地方的能力和水平。谭忠指出,加强地方与高校的合作,引进高端养殖技术有助于实现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使农民实现持续增收。赖强介绍了资中县水产养殖情况和特色小镇建设情况。

2010年以来,在谢碧文教授、王永明副教授、王均博士及重点实验室其他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历时10年,系统开展了沱江流域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花泥鳅(包括宽体沙鳅、中华沙鳅和花斑副沙鳅)的基础生物学、人工繁育、成鱼养殖、鱼病防治和营养饲料研究,实现了其全人工繁殖,获得了以上三种鳅科鱼类的子二代、子三代,研究成果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目前实验室拥有以上三种鳅科鱼类亲鱼和后备亲鱼群体逾万对,2019年生产苗种近100万尾。

    (图/刘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