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献青春 双岗建功业
——民进内江师范学院支部建设与发展纪实
中国民主促进会内江师范学院支部成立于2009年1月13日,是继民革、民盟、农工、九三学社之后在内江师院组建成立的第五个、也是最年轻的一个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该支部成立之初,仅有7名在职会员。但是,经过短短4年时间的建设和发展,该组织就取得了不俗的业绩,他们立足本职岗位,热爱党派工作,服务社区和地方政府,努力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贡献着新一代民进人的热情和智慧。
一、立足本职岗位,用优异的业绩为学校和民进组织争光
温家宝同志说:“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 民进基层组织的建设与发展需要仰望星空的人,但更需要全体会员立足本职岗位、勤奋进取、踏实工作。在中共内江师范学院党委和民进内江市委的领导和关怀下,民进内江师院支部带领全体会员不仅坚持学习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民进组织的工作安排,而且重视加强专业建设,不断提高民进会员业务素质,每位会员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取得了不俗的业绩,在期刊编辑岗位以及教学和科研岗位上为自己的组织交出了满意的答卷:支部主委胡蓉教授被评为内江师范学院“优秀教育工作者”,并荣获全国高师学报系统“十佳编辑”、“四川省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等多项荣誉称号;副主委于军民副教授近年在《编辑学报》《中国书法》《课程·教材·教法》等学科权威期刊发表多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其论文还多次被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全文转载,其主持的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张大千书法的碑学情结”结项成果被省哲社办评为“优良”。副主委刘云生教授的学术专著《先锋的姿态与隐在的症候:多维理论视野中的当代先锋小说》获内江市人民政府第11次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朱明勋博士著有《中国家训史论稿》《中国古代家训经典导读》等多部专著,其论文被《社会科学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以及台湾《孔孟月刊》等重要期刊刊发。会员何光博士获内江师范学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会员许丹老师荣获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教学精品课大赛全国二等奖。刘方柏、肖强、王平等会员被民进内江市委评为“优秀会员”……这是一个积极进取、年轻有为的集体,平均年龄不到35岁,但是已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取得了让人刮目相看的显著业绩。他们只争朝夕的刻苦自励,使得民进内江师院支部成为内江师院乃至内江市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中颇具影响力、号召力的一个优秀团队。
二、履行党派职能,积极为学校发展和地方经济社会文化事业服务
“坚定信念,与时俱进,同心同行”。该支部始终不忘“我是民进人”,笃定地践行着“我为人民做点什么”,明确工作思路,确定工作重点,探索工作路径,促使民进内江师范学院支部在政治思想、组织建设、组织关怀、考察学习、参政议政、横向交流以及服务社区等方面实现了量的积累、质的飞跃。
(一)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政治学习活动。比如:该支部为纪念“五一口号”发布65周年活动,积极组织会员参与民进省委举办的有奖征答活动;开展了以“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主题的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集中学习了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会议精神;组织会员观看了省第十次党代会直播盛况;组织会员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十八大精神,并写出了心得体会,其中多篇被四川民进网站采用;传达学习“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活动动员大会精神。等等。该支部为了便于会员之间的交流学习,还创建了“民进之星”QQ群,利用这个网络平台成功实现了会员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许多学习心得通过这个网络平台实现了经验互享。
(二)重视组织建设,在严格程序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新会员。该支部现已由成立之初的7名会员发展到目前的12名会员。其中内江市政协委员1人,处级干部1人,科级1人,教授3人,副教授4人,讲师4人,博士2人,硕士4人,是民进内江市委各基层组织中学历层次最高、平均年龄最小的一个支部。内江师院统战部钟建明部长赞誉这个基层组织干练有力,群英璀璨。在发展会员的问题上,该支部绝不单纯追求数量上的壮大,更看重会员质量,注重对考察对象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考察,宁缺毋滥。如一名硕士研究生毕业的职员,多次主动申请入会,但由于其所在部门对其本职工作评价一般,因此该支部坚决将其拒之门外,尽管不断有上级领导为其说情。而另一名优秀的青年教师为了加入民进组织,自身克服种种困难,最终在多方努力下,成为一名光荣的民进会员。她说:“加入民进内江师院支部,我能感受到强烈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我喜欢这个温暖的集体。”
(三)慰问老会员,关心青年会员的生活与工作,使会员们常常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家的温暖。该支部每每在国庆、中秋、重阳佳节来临之际,全体会员都会在支部主委的带领下前往老会员家中进行拜访慰问活动,既向他们送上节日的问候和祝福,也聆听老会员对民进工作的建议并向老会员虚心学习。青年会员常常会遇到一些生活和工作中的难题和困惑,遇到一些事业发展中的瓶颈,如结婚生子、评职晋级、进修学习等等,为了帮助青年会员成长与进步,该支部常常以组织的名义,替他们出谋划策解决难题,多方奔走为他们争取应有的合法权益,如今,会员们遇到困难找组织成为自觉的优先选择。
(四)重视调查研究,积极组织外出考察调研学习活动。近年来,该支部先后组织会员考察调研内江市垃圾发电厂拟建项目,李庄抗战文化,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渣滓洞白公馆红岩精神教育基地,隆昌县夏布文化、石牌坊文化以及威远县连界镇川威钒钛基地等。丰富的调查研究活动不仅使会员走出书斋,开阔了眼界,而且通过各种有意义的调查走访活动教育了会员,使会员对国家与民族的历史文化、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以及政治制度有了新的正确的认识,为更好地参政议政、撰写高质量的提案和报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2年,该支部组织力量,立足内江文化特色和亮点,如张大千书画艺术、隆昌夏布文化、以隆昌石牌坊群为代表的青石文化等,在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圆满完成了民进省委理论课题“民主党派如何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服务”的研究工作,课题成果得以在《四川民进》公开发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五)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和民进组织间的联系,联合开展党派活动。如该支部与内江市中区联合支部举行新年联谊活动,与民进内江职院支部举行工作经验交流会,与九三学社内江师院支社联合开展“重温历史、坚定信念、同心同行”主题活动等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既使会员们通过交流学习找出自身建设与发展的不足,又使该支部的好的经验在更大范围内得到认可和推广,很好地宣传了自身,扩大了自身的社会影响力。
(六)利用多层次的话语平台建言献策,为政府的决策服务,为社区服务。在城市公共环境与基建方面:针对内江甜城湖两岸赌博、亲水步道栏杆晾衣及缺少垃圾箱和公共厕所现象,提出市政府加强宣传、城市管理部门加强管理、增设垃圾箱及公共厕所的建议;针对内江主要街道“黑市广告”的现象,提交了:内江主要街道“黑市广告”的现象与治理对策。在城市文化品牌与经济建设方面:提出关于打造“大千故里,文化内江” 品牌形象的建议,关于在内江市中小学开设《大千艺术》课程的建议,警惕内江“甜城湖”变成臭水沟的对策。在教育改革与发展方面:提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幼儿教育的建议,关于内江师范学院周边环境治理的建议及关于新校区建设的相关意见和建议。在媒体信息方面:提出关于通过提高传媒质量提升内江市文化形象的四点建议,具体为调整电视频道的结构——增加电视台栏目——提升报纸的文化内涵——公共场所公示语要规范。这些提案或建议,大多通过历次内江市政协会议进行了提交或宣讲,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尤其是支部主委胡蓉教授牵头撰写的长篇调研报告《内江市拟建垃圾焚烧发电厂可行性研究报告》,得到内江师院其他各基层民主党派的热烈响应和学校统战部的大力支持,该提案于2012年春联合在内江市政协全体大会上提交,引起了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目前,在各方努力下,内江市拟建的垃圾焚烧发电厂由于距城区太近等原因,已经暂时停建。
此外,该支部还依据自身资源优势,积极组织文化下乡,服务社区、服务基层。如该支部积极响应并协助实施了由民进内江市委主办的“京剧专场演出暨京剧走近大学生”活动,使内江师范学院广大师生享受了一场高水平的京剧艺术视听盛宴。会员于军民、王平参加了由四川张大千研究中心、四川西蜀张大千研究院、内江市东兴区委共同主办的“大千情东兴韵”春联下乡文化传播活动,受到老百姓赞扬。这些活动的开展,是民进基层组织走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既接到了地气,又有力地提升了民进组织的自身的凝聚力和社会影响力。
(七)积极响应民进“创先争优”活动。今年九月份,为贯彻执行民进中央《关于在全会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意见》和民进内江市委《关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意见》通知精神,该支部第一时间召开了创先争优动员大会。他们的实施方案以本职工作和党派工作双岗建功为抓手,既突出先进性,又注重可操作性,得到内江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费文晓同志的高度赞赏。目前,该支部正按照创先争优的实施方案有条不紊开展工作,力争在这次活动中脱颖而出。
人民日报评员曾以《担当起我们这代人的使命》为题九论“同心共筑中国梦”。在今年五四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又对包括高校青年教师在内的广大青年提出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的五点希望。中国梦是“宏大叙事”的国家梦,也是“具体而微”的个人梦。民进内江师院支部这只年轻的、充满朝气的队伍愿意为了这一共同的家国梦而不懈奋斗,为实现祖国的繁荣富强和谐发展贡献青春与力量!
< --endfragment-->